如何限制用户资源使用 ulimit限制CPU和内存

首页 编程分享 LINUX丨SYSTEM 正文

P粉602998670 转载 编程分享 2025-08-13 22:17:33

简介 使用ulimit命令可限制用户或进程的CPU时间和内存使用,通过ulimit-t设置CPU时间(秒),ulimit-m设置常驻内存(KB);2.永久限制需配置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文件,指定domain、type(soft/hard)、item(如cpu、rss)和value;3.软限制可由用户在硬限制范围内调整,达到时发送SIGXCPU信号,硬限制为root才能修改的绝对上限;4.限制CPU时间针对进程累计CPU使用,非实时运行时间,适用于CPU密集型任务,多线程进


使用ulimit命令可限制用户或进程的cpu时间和内存使用,通过ulimit -t设置cpu时间(秒),ulimit -m设置常驻内存(kb);2. 永久限制需配置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文件,指定domain、type(soft/hard)、item(如cpu、rss)和value;3. 软限制可由用户在硬限制范围内调整,达到时发送sigxcpu信号,硬限制为root才能修改的绝对上限;4. 限制cpu时间针对进程累计cpu使用,非实时运行时间,适用于cpu密集型任务,多线程进程总cpu时间累加;5. 内存限制中ulimit -v控制虚拟内存,ulimit -m控制常驻内存(rss),后者更反映实际物理内存消耗;6. 实际应用中建议优先监控rss,避免因虚拟内存预分配导致误限,同时注意单位换算和oom killer的影响;7. 配置ulimit应结合应用特性,先宽松测试再逐步收紧,确保系统稳定与资源公平分配,最终实现资源使用的精准控制。

在Linux系统中,限制用户或进程的资源使用,尤其是CPU时间和内存占用

ulimit
命令无疑是核心工具。它允许系统管理员对用户会话或特定进程施加细粒度的资源限制,这对于维护系统稳定、防止资源滥用、以及确保多用户环境下的公平性至关重要。说实话,每次提到资源限制,我总会想到一把双刃剑:用得好,系统运行稳如磐山;用得不好,程序可能莫名其妙地崩溃,排查起来简直是噩梦。

限制用户资源使用:ulimit实战

要限制用户对CPU和内存的使用,

ulimit
提供了直接的接口。这个命令既可以在命令行临时设置,也可以通过修改系统配置文件实现永久生效。

在命令行中,你可以直接使用

ulimit -t
来限制CPU时间(单位为秒),以及
ulimit -m
来限制最大内存使用(单位为KB,通常指常驻内存,RSS)。例如,如果你想让当前shell及其子进程的CPU时间不超过60秒,内存不超过1GB,你可以这样做:
ulimit -t 60
ulimit -m 1048576 # 1GB = 1024 * 1024 KB

这些设置只对当前shell会话及其派生的子进程有效。一旦会话结束,限制就会消失。对于系统级别的永久限制,我们需要编辑

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文件。这个文件允许你为特定用户、组或所有用户设置硬限制(hard limit)和软限制(soft limit)。

文件的格式通常是:

<domain> <type> <item> <value>
  • <domain>
    :可以是用户名、组名(前缀@)、或通配符
    *
    (所有用户)。
  • <type>
    soft
    (软限制)或
    hard
    (硬限制)。软限制是系统首先尝试强制执行的限制,用户可以在其下自行调整;硬限制是系统强制执行的最大值,非root用户无法突破。
  • <item>
    :要限制的资源类型,例如
    cpu
    (CPU时间)、
    as
    (虚拟内存,address space)、
    rss
    (常驻内存,resident set size)、
    nproc
    (最大进程数)等等。
  • <value>
    :限制的具体数值。

举个例子,如果我想限制用户

devuser
的CPU时间不超过300秒,并且其常驻内存不能超过2GB:
#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devuser  soft    cpu     300
devuser  hard    cpu     300
devuser  soft    rss     2097152  # 2GB = 2 * 1024 * 1024 KB
devuser  hard    rss     2097152

修改完

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后,用户需要重新登录才能使新设置生效。有时候,为了确保
limits.conf
的配置被PAM模块正确加载,还需要检查
/etc/pam.d/system-auth
/etc/pam.d/login
等文件中是否包含
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.so
这一行。大多数现代Linux发行版默认都已配置。

配置

ulimit
,我个人觉得,是个艺术活儿,不是简单敲几个数字就完事儿的。它要求你对你的应用和系统负载有深刻的理解。

ulimit的软限制与硬限制:它们如何影响资源管理?

理解

ulimit
的软限制(soft limit)和硬限制(hard limit)是高效管理系统资源的关键。它们就像是两道门槛,一道是提醒你“差不多到头了”,另一道则是“绝对不能再往前一步”。

软限制 (soft limit):这是系统首先尝试执行的限制。用户可以在硬限制的范围内,自行提高或降低自己的软限制。例如,一个用户会话的CPU软限制是60秒,那么当其进程的CPU时间达到60秒时,系统会发送一个信号(通常是SIGXCPU)来终止该进程。但如果这个用户的硬限制是120秒,那么他可以通过

ulimit -t 90
来将自己的软限制提高到90秒,只要不超过硬限制就行。软限制通常用于提供一个警告或温和的终止机制,给予用户调整或保存工作的机会。

硬限制 (hard limit):这是系统能够施加的最大限制。一旦设置,非root用户无法将其提高,只能降低。只有root用户才能修改硬限制。硬限制是最终的“红线”,它确保了无论用户如何操作,都不会突破这个上限。比如,如果一个用户的内存硬限制是2GB,那么无论他尝试运行多么内存密集型的程序,系统都不会允许其使用超过2GB的内存。硬限制对于防止单个用户或进程耗尽系统资源至关重要。

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中,我们通常会同时设置软限制和硬限制。一个常见的做法是让软限制和硬限制相等,这样可以确保一旦达到限制,进程就会被终止,避免了用户自行调整的复杂性。但有时,为了给用户一些缓冲,硬限制会略高于软限制。这种设计哲学体现了系统管理员在资源控制上的灵活性和严谨性。

限制进程CPU使用时间:实际操作与考量

限制进程的CPU使用时间,主要通过

ulimit -t
来完成。这个限制是针对进程消耗的CPU时间总和,而不是实时运行时间。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进程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/O,那么它的CPU时间增长会比较慢。

当一个进程的CPU时间达到

ulimit -t
设置的软限制时,系统会向该进程发送
SIGXCPU
信号。如果进程没有捕获并处理这个信号,它通常会被终止。如果进程捕获了
SIGXCPU
,它有机会在被强制终止前进行清理工作或退出。当达到硬限制时,进程会被强制终止,不再有机会继续运行。

实际操作举例:

假设你有一个批处理脚本,你希望它最多运行10分钟的CPU时间,以防它进入死循环:

#!/bin/bash
ulimit -t 600 # 限制CPU时间为600秒 (10分钟)
# 你的批处理命令
./my_batch_process.sh

将这个

ulimit -t 600
放在脚本的开头,就能确保脚本及其子进程在达到CPU时间限制时被终止。

考量点:

  • 单位是秒,不是分钟或小时。 务必注意单位换算。
  • 并非实时时间。 一个进程可能运行了几个小时,但如果它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,其CPU时间可能远低于实际运行时间。因此,
    ulimit -t
    更适合限制CPU密集型任务。
  • 对于多线程应用:
    ulimit -t
    限制的是整个进程的CPU时间,而不是单个线程的。所有线程消耗的CPU时间会累加到进程的总CPU时间中。
  • 调试挑战: 我见过太多因为
    ulimit
    设置不当,导致程序莫名其妙崩溃的案例。当一个程序因为CPU时间或内存限制而被终止时,它可能不会留下清晰的错误日志。这使得排查问题变得非常困难。通常,我会建议在开发和测试阶段,先将这些限制放宽,甚至暂时取消,以便更好地捕获程序本身的错误。

限制用户内存使用:虚拟内存与常驻内存的权衡

ulimit
中,限制内存主要涉及到两个参数:
ulimit -v
(虚拟内存,address space)和
ulimit -m
(常驻内存,resident set size)。它们代表了内存使用的不同维度,选择哪个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对内存的理解。

ulimit -v
(虚拟内存 / address space):这是进程可以使用的最大虚拟内存空间。它包括了进程的代码段、数据段、堆、栈以及映射的文件等所有可寻址的内存区域。即使这些内存没有实际被加载到物理RAM中,只要进程“声明”要使用它们,就会计入虚拟内存。

ulimit -m
(常驻内存 / resident set size, RSS):这是进程实际占用物理内存的最大值。它反映了进程真正驻留在RAM中的页面数量。相比虚拟内存,RSS更能直接体现进程对系统物理资源的实际消耗。

如何选择?

我个人在实际操作中,对于一般应用,更倾向于先关注

ulimit -m
(常驻内存)。因为它更直接反映了进程实际占用的物理内存,而
-v
(虚拟内存)有时候会显得有点虚高,容易误导,因为它包含了那些可能并未实际使用的虚拟地址空间。如果你想严格控制系统上的物理内存压力,
ulunit -m
通常是更有效的选择。

实际操作举例:

假设你想限制一个用户或进程最多只能使用512MB的物理内存:

ulimit -m 524288 # 512MB = 512 * 1024 KB

或者在

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中:
myuser  soft    rss     524288
myuser  hard    rss     524288

考量点:

  • 内存单位是KB。 再次强调,单位很重要,经常有人会搞错。
  • 虚拟内存的误区: 有些程序(比如Java应用)会预分配大量的虚拟内存,但实际使用的物理内存可能远低于此。如果只限制
    ulimit -v
    ,可能会导致这些程序无法启动,即使它们实际上并不会耗尽物理内存。
  • OOM Killer: 即使设置了
    ulimit
    ,Linux系统也有一个OOM Killer(Out-Of-Memory Killer)机制。当系统物理内存严重不足时,OOM Killer会根据一套启发式算法,选择并杀死一个或多个进程来释放内存,以避免系统崩溃。这意味着,即使你的进程没有达到
    ulimit
    的限制,也可能因为整个系统内存紧张而被OOM Killer杀死。
  • 逐步收紧策略: 在实际部署中,我通常会建议先用一个相对宽松的限制跑一段时间,观察程序的真实资源消耗(例如通过
    top
    htop
    ps aux
    等工具),然后再逐步收紧
    ulimit
    的限制。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设置过严而导致程序不稳定或无法运行。

总的来说,

ulimit
是一个强大的工具,但它需要细致的配置和持续的监控。它不仅仅是关于限制,更是关于理解你的系统和应用的需求,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平衡。

以上就是如何限制用户资源使用 ulimit限制CPU和内存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!

转载链接:https://www.php.cn/faq/1452432.html


Tags:


本篇评论 —— 揽流光,涤眉霜,清露烈酒一口话苍茫。


    声明:参照站内规则,不文明言论将会删除,谢谢合作。


      最新评论




ABOUT ME

Blogger:袅袅牧童 | Arkin

Ido:PHP攻城狮

WeChat:nnmutong

Email:nnmutong@icloud.com

标签云